培養幼兒分享行為的2個途徑
時間:2019-01-04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分享是是指兒童與他人共同享用物品,是兒童親社會行為的一種表現,它的對立面是“獨占”、“獨享”。但獨占、不愿意和別人分享,這是現代小孩普遍存在的問題。幼兒的這些行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現。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造成幼兒獨占問題的因素主要有兩個:
第一是家庭因素,現代多數家庭的生活發展趨勢是核心化、小型化,孩子是家庭中眾多成人關懷、照顧的唯一對象,他們缺乏與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及互愛互讓的經驗,從而造成了孩子樂意接受別人的東西,卻不愿與別人分享自己東西的意識和行為。
第二是孩子自身的心理因素,幼兒期的孩子,尤其是小、中班的孩子,他們正處在身體、才智迅速增長的時期。隨著他們的體力、活動范圍和活動量的增加,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日益增強,對新鮮事物很敏感,但道德認識水平和道德感還處于較低階級,他們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識,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行為,而這一切對幼兒的健康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本文結合的工作實踐,從兩個方面出發,在淺層做一個的梳理,想與幼教同行共同探討,以便更好的開展幼兒教育工作。
一、第一途徑——幼兒園教育為主作為幼兒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幼兒園的集體活動來幫助他們學會“與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態,促進孩子社會性發展。
1、樹立良好榜樣幼兒常常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
首先,老師是幼兒模仿的重要對象。老師的日常行為、言談舉止和情感態度隨時都對幼兒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老師要做有心人,平時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時機為幼兒做好行為示范。如在分發物品時,老師要有意識地將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來進行;當自己有了快樂體驗時,要以分享的形式講給幼兒聽;當看到幼兒正在玩玩具時,老師可有意識地走過去對幼兒說:“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或者說:“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借給我玩一會兒?”待幼兒體驗到分享帶來的樂趣后,幼兒便會自覺產生分享的動機,模仿老師發出類似的行為。因此,教師必須經常檢查自身的言行,為幼兒作出良好的榜樣。
其次,同伴也是幼兒觀察學習的榜樣。老師要在同伴中樹立有分享行為的好典型讓其他幼兒學習,如當幼兒有某種物質分享行為時,老師要作出積極評價和鼓勵,這樣會激發其他幼兒去模仿和學習。
第三,文學作品中的適當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兒分享行為的培養。例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變得孤獨,當她與小動物們共享她的漂亮得金色房子時,她又得到了朋友,這個形象幼兒身邊的同伴甚至就是幼兒自己,這就是一個很有教育價值的題材。老師應多借助相似教育內容的文學作品,供幼兒欣賞,提高分享的意識。
2、創設分享機會日常生活中,我們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創設分享機會,幫助幼兒進行分享。如設立“玩具分享周”,讓幼兒在這一周將自己喜愛的玩具、寵物帶來與別人分享。再如設立“經驗分享日”,鼓勵幼兒在這一天,將自己的成功經驗和近期完成的作品向他人展示,幼兒在展示和講述的過程中,既能產生一種成就感,又會產生一種因分享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還可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可以借助幼兒的生日舉辦慶祝會,鼓勵小壽星說出愿望,鼓勵同伴為小壽星唱生日歌獻上祝詞,在這一時刻,大家體會著過生日者快樂的心情以及由分享帶來的樂趣。還可以在每天為幼兒提供短暫的幾分鐘專門開展分享活動,幼兒盡可能地把自己拿手的歌曲、舞蹈、詩歌、謎語、故事、笑話等分享給其他幼兒,這樣的分享活動可給每個幼兒更多精神上的分享機會,讓他們盡展才華。這個形式不僅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分享行為,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幼兒大膽表現自我的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在活動室開辟一個小角落來擺放幼兒從家中帶來的寵物、玩具。在自選游戲時,幼兒可以隨時到這個角區來與小伙伴共同分享自己或他人帶來的分享物。
3、借助強化效應幼兒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不管是物質享受還是情感享受,當他一旦有了分享行為時,我們就應該及時用鼓勵、贊許、獎勵等方法來強化幼兒的分享行為,幼兒就會愉快、滿足,從而加強和維持自己的行為,逐步內化為幼兒自身的意識。
常用的強化手段有兩種:口頭語言強化和肢體語言強化。口頭語言強化是指老師用適當的語言肯定幼兒的分享行為,強化幼兒的愉快體驗,從而激發幼兒再次嘗試分享的愿望。例如:在日常游戲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班上一位幼兒帶來一輛新型玩具車,當別的幼兒想與他玩卻遭到一次次拒絕時,別的幼兒就會說:““那我以后不跟你好了。”這時,帶玩具者馬上感到如果不與別人分享玩具,他就可能失去小伙伴,于是就同意將玩具給小伙伴玩。這時,老師要抓住這一教育時機問他:“和XX一起玩高興嗎?”并進一步強化:“有好東西應該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對,你看因為你把玩具分給小伙伴玩,所以你們在一起才玩得那么高興,你真了不起!”類似的情景發生后,如果老師都能注意及時強化,幼兒在今后就會自覺產生分享的動機和行為。但老師在評價時要注意語氣、語調,強化時要重點針對行為本身而不是針對本人,這樣幼兒才能產生積極的分享行為。肢體語言強化是指教師運用自己的動作、表情、眼神、姿態等變化來表達對幼兒分享行為的肯定。如當發現幼兒有分享行為時,老師可采取向幼兒點頭、微笑、豎起大拇指或用手輕輕撫拍其肩、頭等方式,使幼兒因得到老師的肯定而帶來快樂和滿足,從而在今后更愿發生類似的行為。這樣的做法,不僅能使幼兒得到正確、適當、長效、深刻的行為強化,同時還有助于幼兒學會注意、體會別人的情緒情感,有助于幼兒社會情感認知的培養。
4、建立分享規則。為使幼兒的分享行為能夠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建立一定的分享規則是十分必要的。我建立的分享規則主要有兩條:第一條是公平分享原則。要做到這一點不太容易,因為幼兒交友更多地由利益來決定,所以在分享時常會出現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為。如常聽到“XX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帶來的汽車給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給你玩”之類的話。這時老師可和幼兒一起討論:如果別人不給你玩,你是不是很難過?引導幼兒通過情感的換位來感受別人的心理,初步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建立起公平分享的規則。第二條是輪流分享。是指在不同的時間內,大家將分享物輪換使用。剛開始實施此規則時,由于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差,會發生一些爭執。這時,我們可以教給幼兒學會誰先拿到玩具誰先玩,后來的人可以說:“我也想玩這個玩具,你玩一會兒可以輪給我玩嗎?”或鼓勵幼兒謙讓,漸漸地,幼兒學會了協商,也了解到尊重別人及等待輪換的重要性,學會忍耐的美德。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博士曾指出:我們無法將“忍耐”的美德教給幼兒,但是靠幼兒本身在現實環境中體會卻是可能的。
二、第二途徑——家庭教育為輔從教多年深深感悟,影響幼兒分享品質的養成不只是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更是幼兒重要的成長環境。它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教育的功能。
因此,我們可以打破關起門來孤軍作戰的局面,與家庭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關系,為幼兒吸收分享精神提供多方面的信息。
1、提倡科學的教養方式家庭是幼兒受教育的第一場所,家長的教養態度、教養方式將會對幼兒產生直接的影響,但若家長持嬌慣溺愛的教養方式,對幼兒“獨”的行為總是一味地順應,如家中所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都歸他一人所有,則會助長并強化自我中心化的行為,易形成極端的眾人為我的心理定勢。因此家長應該重新認識愛幼兒的真諦,改變溺愛嬌縱的教養方式,運用獨特的親情紐帶,進行適當的行為練習。如幼兒手里拿著一大罐薯片,家長可以對他說:“你有這么多的薯片,你給每個人分一片。”家長還可以帶幼兒去玩蹺蹺板,并讓他感受一個人是玩不成蹺蹺板的,一定要兩個人一起玩才行,使幼兒初步形成玩具大家玩的概念。
2、營造幼兒的交友環境現代家庭結構越趨縮小,同時居住環境也趨向于封閉,獨生子女獨門獨居成了現代家庭的主要特征,客觀上造成了幼兒因缺少同伴交往而表現出的“自我中心”傾向。他們無法體會同伴間“分享”帶來的愉悅,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去與人分享。皮亞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體的同伴沖突是兒童發展社會視角轉換能力的必要條件,是使兒童擺脫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家長可以采用“請進來,放出去”的交往模式(請些同齡伙伴到家或鼓勵幼兒走出家門),可有效地彌補客觀因素導致的不足,有助于幼兒的分享行為得到產生、保持和發展。
3、采用合理的強化手段由于幼兒孩子受自身年齡的限制,理解能力差,只有通過各種活動及與同伴交往,在獲得真實感受和體驗的基礎上,才能理解行為的意義,并通過結果的反饋來強化或調整行為。因此家長可以嘗試用結果反饋法讓孩子去移情體驗“分享”給別人帶來滿足后的喜悅。如:當幼兒把餅干分給爺爺吃時,爺爺應毫不推辭地高興接受,并給予肯定。當家長吃東西時也應分給幼兒并告訴他:有好吃的要大家一塊分享。
家長還可利用幼兒游戲中發生矛盾的機會,讓幼兒體驗不“分享“所帶來的不良后果。對幼兒偶發的分享行為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以強化其分享行為。受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都屬于學校管教師管,隨著社會的發展,幼教改革的實踐證明:只有通過家園攜手,共同以適當的方法引導幼兒,在主觀上讓幼兒產生分享的內在動機與愿望,使幼兒的分享行為更加穩定、自覺,在客觀上建立合理的分享規則,使幼兒的分享行為更加規范、有序,才能讓幼兒最終自覺產生分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