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究竟應該讓孩子敬畏,還是讓孩子喜歡
時間:2018-10-22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我是一名新教師,剛剛走上幼兒教育崗位才一年多的時間。或許是因為那種初為人師的興奮與激動還沒有徹底消退,面對著班級里的孩子們,毫不保留也從不掩飾我對于他們的熱情、喜愛與關切。然而,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我卻越來越發現這樣一個事實,越是對于嚴厲的老師,孩子們越是敬畏,并表現出聽話、好管,所以能夠表現出很好的班級秩序,而對于溫和而親切的老師,雖然孩子們因老師的態度而顯得很喜歡,但并不害怕,所以班里總是顯得很不安靜而有些亂。哪怕是同一個班級的孩子,因為不同的老師組織活動,孩子們的表現都會有很大不同。這不禁納悶,在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中,我們究竟應該是嚴厲些以讓孩子產生敬畏,還是更需要親切以讓孩子喜歡?
專家解答:讓孩子喜歡自己是幼兒教師的基本職責
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群體,因為在工作中都是在具體而實際地面對著幼兒,應該怎樣對待這些成長中的孩子,是現實中任何一個幼兒教師從來都不能繞開而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但究竟是讓孩子敬畏還是讓孩子喜歡的思想糾結,真實地道出了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共同的現實心態和工作體驗。
對于幼兒教師是讓孩子敬畏自己還是喜歡自己的糾結或困惑,其實并非真的兩難。在這里,我們特別借助于一個真實的案例來說明我們應有的立場和選擇。這是劉晶波教授在幼兒園里的一次訪談中,記錄過的某幼兒教師的一段講述。這位教師講述了她和班里一個叫莎莎的女孩子之間發生互動的一次經歷,并透露出她在工作中、在和孩子們在一起時的內心感受和職業體驗。
我剛來幼兒園當教師(五年前)時帶的是一個大班。搭班的老師是從小班直升上來,比我年齡大很多,教學經驗挺豐富的,但是她性子很急,對小孩子很嚴厲。孩子們一出點什么錯,就會挨她的罵。我呢,屬于性格比較溫和的人,而且也比較喜歡小孩,平時很少說他們(指孩子)。看到孩子被罵過之后那種沮喪、畏縮的樣子我總覺得蠻可憐的,于是就會有意識地陪他們說說話或者一起做做游戲什么的。時間長了,我隱約感覺到孩子們挺喜歡我的,但是我怎么都沒有想到自己會有那么重要。
我一直都是帶下午班的,那一天,我因為下午要去參加一個學習(班),就和另外一位老師換了一下,帶上午班,準備安頓好孩子午睡我就走。吃過午飯,孩子們出去散步,我在打掃衛生教室,一抬頭看見莎莎正趴在門邊看著我,神情有點怪怪的。因為在忙著,我來不及想什么,只是問了她一句,‘莎莎,你站在那里干什么?怎么不去散步?’莎莎沒有說什么,走開了。午睡的時候,孩子們都躺下了,我和另外一位老師從兩頭開始檢查他們被子蓋好了沒有。當我走到莎莎床邊,她好象已經等了我好長時間的樣子,見我走過來就急急地問,‘老師,你真的要走嗎?
我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莎莎指的是什么,我就跟她解釋我是要去學習,不是真的走,我覺得莎莎所說的‘真的走’意思是我不再做他們的老師了。莎莎平靜了一些,但還是不肯躺下來。她的小眼睛一直盯著我,似乎對我的回答有些不放心。于是,我蹲下去耐心跟她說我要去的地方、去學什么等等。過了好一會兒,我覺得莎莎的情緒穩定了就站起來想離開。
可是,我剛轉身,還沒有邁步,莎莎一骨碌翻過身來,兩手托著腮,帶著哭腔說‘等我起床以后你再走,行不行?你走了我睡不著!’她的聲音不大。但我聽得很清楚。我沒想到莎莎會說出這樣的話,真的讓我吃了一驚!我連忙蹲下來示意她小聲點,因為我不想讓搭班老師聽到。莎莎的眼睛亮亮的,看著我,壓低了聲音在我的耳邊重復了一邊‘你走了我睡不著!’當時,我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在孩子的眼里,我竟然這么重要!這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
我好像什么都沒有想就答應了莎莎,等她起床了我再走。我知道這樣我肯定遲到了。遲到就遲到吧,對我來說,那個學習怎么也不會有莎莎那么重要!有意思的是,搭班老師聽說我要等一會兒走,起先還有些過意不去,以為我是想幫她忙呢,后來看我一會兒進一次午睡房,又認為我找什么東西,問了我幾次是否需要她幫忙……(笑)其實,我只是想看看莎莎睡熟的樣子。
這段平實的講述雖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我們卻深深地感動于這位教師對于童心世界的敏銳知覺和細膩入微的心靈感應。莎莎的一句“你走了我睡不著”,所傳遞出的是一個孩子對于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師的喜歡以及由此而生的真實依戀,它所激發起的是這位剛剛走上幼教崗位的年輕教師“自己會有這么重要”的欣喜感覺和體驗。我們相信,這種感覺和體驗也一定深深地印刻在這位教師的職業心態中,并伴隨著她日后的工作經歷。
或許,每一位踏進幼兒教育這一行業的職業幼教人,都需要經歷從最初時的興奮與熱情,繼而又是在遭遇現實責難時的困惑與彷徨,再到一種做出選擇之后的“習慣成自然”和心安理得。讓孩子敬畏自己還是喜歡自己的答案,便必然包含其中。幼兒教師讓孩子喜歡自己,無疑就是為自己的職業幸福增添了伸手可及的精神籌碼。當然,讓孩子喜歡自己,更是每一位幼兒教師堅守自己的職業良心和教育職責的最后一道底線。
倘若,站在為人父母者的角度,我們送自己的小孩上幼兒園或者班級。
有兩種情況存在:其一,這個幼兒園或班級的教師,在管理、“教育”、甚至控制孩子方面很有一套,孩子甚至也因此而可以在“壓力”之下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和熟練更多的“技能”,但孩子或多或少因懼怕著老師,充滿著對于老師的“敬畏”,也不免在聽話、“懂事”、學乖的過程中,承受了與其年齡不相吻合的壓抑或焦慮。
其二,該幼兒園或班級的老師,對孩子的和藹而親切總是那么自然而真實,孩子喜怒哀樂的情緒體驗和情感表達也無需掩飾和偽裝,因為孩子不怕老師,他想跳就可以跳,想說就可以說,想唱就可以唱,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就算是有些“亂了套”、“放了羊”,學習不到那么多的“知識”,也沒有掌握什么“技能”,但他獲得的是自信,是勇敢,是對于事物好奇和探索的興趣,也便由此而贏得日后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
著眼于孩子成長中的稚嫩心靈,著眼于孩子一生發展的長遠考量,我們會選擇前者還是后者?雖然,有太多的事實表明,會有為人父母者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誤區,但可以堅信,稍有常識和理智的人都會有正確的選擇。將心比心,以己推人,站在父母的立場,讓孩子喜歡自己的確就是幼兒教師應有的基本職業操守和良知。
只有做讓孩子喜歡的幼兒教師,才可真正勝任起溫潤幼小心靈、培植和諧人格的成長導師一職。的確,誰都不能否認,孩子會因幼稚而沖動,會因淘氣而莽撞,他會犯錯誤,也會任性和固執,然而,這便是成長的過程使然。怕孩子亂、不好管,以秩序和安全為現實借口的嚴厲乃至苛刻,只能暴露教育方法的簡單、粗暴,以及教育人性化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