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幼兒學會分享
時間:2018-08-15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人們常說:“一個快樂,與人分享會成為兩個快樂;一個痛苦,與人分享就成為半個痛苦。”與人分享是一種優秀的品質。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越來越需要人們具備與人分享的品質。如今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有家人的精心呵護和百般疼愛,在生活上他們什么都不缺,可是卻越來越小氣,越來越自私。他們樂于接受別人的東西,卻不愿意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分享。這雖然不是大問題,但長此以往,如果不及時糾正,孩子將變成一個不愿與他人分享,獨占意識很強的人。因此,教育幼兒學會“分享”,讓他們心中有他人,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培養幼兒的分享行為,把這種分享行為落實到行動中并轉化為自覺行為,我們班創設了“分享日”,讓幼兒與其他小朋友感受分享玩具時的快樂。記得剛開始讓幼兒從家里帶玩具來園時,只有一少部分幼兒帶來了自己喜歡的玩具,結果很是不盡人意。還有個別幼兒雖然也帶來了玩具,但是不太愿意與其他幼兒分享,出現了意識與行為不一致的現象。從分享日開展的情況來看,幼兒雖已有了分享的意識,但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在行動中,要將其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就需要我們教師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反復培養。那么、我們應如何培養幼兒的分享行為 。
1. 利用榜樣示范,激勵幼兒進行分享
小班幼兒模仿性強,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的發展。因此,教師要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例如,在日常游戲中,有時會發現幼兒獨自一人在玩玩具,這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走過去說:“我和你一起玩,好嗎?”通常幼兒都會很樂意地跟教師一起玩。此時,教師需抓住機會,幫助幼兒體驗分享的快樂,幼兒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分享意識,模仿教師的行為。小班幼兒進入集體生活,同伴也是幼兒觀察學習的榜樣,教師要在同伴間樹立良好的榜樣示范。如“今天旭旭小朋友生日,他把好吃的糖果帶來給小朋友吃,你們高興嗎?”“高興。”所有小朋友都開心地回答道。“旭旭,你能把好吃的帶來與小朋友一同分享,真棒!我們小朋友都要像旭旭一樣,有好東西要與同伴分享,不能獨自占有。”教師給予幼兒極大的肯定,滿足了幼兒的心理需求,進一步強化了幼兒的分享意識,同時也激勵了其他幼兒去模仿學習。
2. 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分享教育,給幼兒提供分享的機會
大多數小班幼兒不愿意分享,是因為他們認為分享就是失去。因此,教師要通過有目的的教育活動來培養幼兒自發的分享行為,讓幼兒真正認識“分享”的意義。如在社會活動《我喜歡的玩具》中,讓幼兒帶一樣自己喜歡的玩具來玩,并鼓勵幼兒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玩具。在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表揚、鼓勵等方法引導幼兒互相交換著玩,讓幼兒感受到與同伴分享玩具的快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讓幼兒知道:別人的玩具自己不能私自拿,更不能去搶,一定要征得別人的同意后才能玩。在這一活動中,由于幼兒的玩具各不相同,所以更能使幼兒感受到分享的快樂,進一步促進了幼兒分享行為的發展。
3. 創設良好分享行為的環境氛圍,讓幼兒感受分享的快樂
良好的環境有利于幼兒分享的品質形成。因此,教師要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讓幼兒在集體中感到快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用欣喜的口吻贊揚孩子的進步,請孩子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使幼兒初步感受分享情感帶來的快樂。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學習禮貌用語,通過用語言表達對別人的感謝,從內心體驗分享的快樂。如教師請幼兒幫忙扔了垃圾或拿了東西后要對幼兒說“謝謝”,當教師幫助幼兒穿衣服、梳頭時,幼兒也要對教師說“謝謝”,讓幼兒感知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快樂的。
4.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幼兒的分享行為
影響幼兒分享行為形成的不只是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更是幼兒重要的成長環境,而且小班幼兒在家庭中獨占行為更為嚴重。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家庭資源,與家庭密切合作,共同培養幼兒的分享行為。教師要做好家長的溝通、合作工作,家園采取一致的教育態度。當家里買了好吃的東西時,家人要一起品嘗,感受一家人在一起分享其樂融融的感覺。當家中有客人時,家長應主動把好吃的拿出來招待客人。家長的榜樣示范,孩子也會跟著幫忙招待客人。與此同時,家長應及時把幼兒在家的表現告訴老師,老師在班里要有意識地表揚在家幫助父母招待客人的幼兒,激發更多的幼兒去學習。
幼兒的分享行為不是一蹴而就的,小班幼兒正處于行為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此時形成的經驗會影響他一生, 需要我們經過長期引導和教育,將分享活動貫穿于每日生活各個環節,希望我們能把更多的孩子培養成懂得分享、喜歡與人分享的好孩子,因為這不僅能給家庭增添一份幸福快樂,給社會送一片溫、溫馨和諧,也為孩子健康茁壯在成長奠定一個良好的心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