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調控幼兒注意力的具體方法
時間:2018-08-08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當超過20%的孩子出現注意力分散行為時,教師可以通過如下方式達到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回來的目的。如:請你像我這樣做、對答法、彈奏法、找眼睛、看口形……
1.凝視
當某一兩個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行為時,當班教師可暫時停講,凝視注意力分散的孩子,或向他搖搖頭等。
2.鄰近控制
為了使調控信號更加有效,教師可一邊講課,一邊走近注意力分散的孩子。
3.提出問題
(1)“小朋友們要認真聽老師講課,一會兒老師要提問的。”
孩子們為了回答老師的提問,以免因回答不出問題而被批評,往往會認真地聽老師講課。
(2)“××小朋友你來說一說,老師剛才講什么了?”
如此直接提問剛才注意力分散的孩子,會讓他因回答不出老師的提問而得到“教訓”,今后變得“老實”。
(3)當某個孩子出現注意力分散行為時,教師裝作面向全體孩子提出問題,然后指名讓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回答,當他因不專心聽講而無法正確回答老師的提問時,教師可因勢利導地對他和其他孩子進行教育。
4.特殊安排
當某一兩個孩子反復出現注意力分散行為時,教師可以將他的位置安排在適當靠近教師的地方。
5.直接批評
當某個孩子的注意力分散時,教師直接點名批評相應的孩子,起到警示教育其本人和其他孩子的作用。
6.通過“口令”等整頓全班紀律
當超過20%的孩子出現注意力分散行為時,教師可以通過如下方式達到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回來的目的。
(1)“請你像我這樣做。”
教師做出某種動作的同時嘴里說:“請你像我這樣做。”然后幼兒在跟著教師做相應動作的同時嘴里回應:“我就像你這樣做。”
(2)對答法
幼兒對教師的口令做出回答并做出相應的行為。當幼兒東張西望、手腳亂動時,教師可采取如下方式來調控幼兒的注意力:
教師:“小手兒?”
幼兒:“背好。”
教師:“小腳兒?”
幼兒:“并好。”
教師:“小眼睛?”
幼兒:“看老師。”
教師:“小嘴巴?”
幼兒:“不說話。”
教師:“一、二!”
幼兒:“安靜。”
教師:“三、四!”
幼兒:“坐好。”
教師:“一、二、三!”
幼兒:“請安靜!”
教師:“請安靜!”
幼兒:“我安靜!”
這些方法能迅速地使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3)彈奏法
就是在幼兒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下,教師利用鋼琴彈奏幼兒熟悉的旋律或歌曲,讓幼兒隨著老師彈奏的音樂做動作或唱歌,其注意力自然就集中到教育活動中來了。
(4)找眼睛
當教師發現有的幼兒東張西望、左顧右盼,不注意聽課時,不妨和小朋友們做個“找眼睛”的游戲。“小朋友們,現在老師要來找你們的眼睛,你們仔細看看,老師的眼睛里有沒有你的眼睛。”這時,小朋友們就會兩眼緊盯住老師。這種方法常常用于教育活動的開始。
(5)“錄音”
當幼兒的注意分散時,教師對幼兒說:“小朋友們,你們的小耳朵就是錄音機,現在請你們打開錄音機準備錄音,看誰的錄音機最靈。”小朋友們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被教師的話吸引過來。這種方法常常用于教育活動中途教師要范唱、范誦或交代某一重要事情。
(6)看口形
譬如,音樂教育活動中的范唱或幼兒跟唱幾遍后,教師要求幼兒看教師的口形跟唱,而教師并不發出聲音。在幼兒熟練以后,教師再讓小朋友不出聲地唱,教師看小朋友的口形。這樣做,既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又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幼兒記憶的效果。音樂、故事、詩歌、散文教育活動皆可采用此法。
(7)鈴鐺鈴鼓節奏法
即幼兒開小差時,教師用鈴鐺或鈴鼓或者用手掌打出一定的節奏,讓幼兒用手擊掌跟著打同樣的節奏,那么,東張西望的幼兒會很快地把視線轉移到教育活動中來。
上述7種“口令法”一般都需要多次訓練、強化,讓幼兒熟念于心方能有效。因此,教師平時要注意對幼兒進行適當的訓練,讓他們形成條件反射——“口令”喊出即出現相應的行為。
7.表揚他人
當有超過20%的孩子出現注意力分散行為時,教師還可通過表揚遵守紀律的孩子來達到讓所有的孩子認真守紀的目的。比如,教師在混亂的班級中發現有幾個特別老實的孩子端坐著聽課,這時教師可以對孩子們說:“××小朋友的紀律最好,我看誰能像他一樣。”“××小朋友聽得最認真了,小眼睛一直看著老師。”“××小朋友坐得最好了,兩腳并得好好的,一動不動。”“我發現××小朋友表現得很好,一點都不吵鬧,我想和他做游戲。”“××小朋友做得真好。他聽課認真,還大膽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其他小朋友聽了會很快模仿他,繼續專注于教育活動。
8.許諾
當班上的多數孩子在教學活動中都注意力分散時,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活動后的“好處”來讓孩子們控制好自己,專心地聽老師講課。比如,有的老師說:“如果大家現在好好地聽課,今天放學時,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朵小紅花。”“老師一會兒要給聽課認真的小朋友一個五角星。”“如果……老師將……”
9.降音法
當部分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甚至交頭接耳,影響了其他幼兒時,教師如果提高聲音制止,往往收效甚微;如果突然降低聲音,反而會引起幼兒的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列的9種具體的控制幼兒注意力的方法,只是治“標”之法,而非治“本”之法,它們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注意力分散狀況,只能讓孩子們形似“老實”,而不是被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所吸引,所以無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方法1至方法6只能讓孩子們暫時變得“老實”——一動不動或者裝模作樣地“用‘眼睛’看著老師”“小嘴巴閉得緊緊的”“小手背得好好的”,但孩子們可能身在曹營心在漢,并沒有真正把心思放在當前的教育活動上。而方法7僅僅能讓孩子們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而變得“老實”。方法8可能會誤導孩子們為了教育活動結束后的“五角星”“小紅花”等而變得“老實”,但他們并不一定因此而真正地發自內心地喜歡當前的教育活動。
因此,我們要努力尋找矯治幼兒注意力分散的治“本”之法,即讓幼兒對教育活動本身感興趣。為此,各種教育活動必須以符合幼兒心理需要的方式來展開,以幼兒的身心需要為出發點和歸宿,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實施方法和手段等都要充分關照幼兒的各種需要。唯有這樣,教育活動才能變成孩子們發自內心向往的活動,他們被教育活動本身所吸引,才會樂在其中、神情專注。
當幼兒表現出注意力分散的行為時,教師不要認為注意力分散是幼兒的錯,更不要對幼兒生氣,而要多從自身找原因,努力思考如何改進教育活動方法、教育活動組織形式,甚至調整教育內容和目標,讓教育活動以符合幼兒需要的方式來展開,讓每個幼兒在各項教育活動中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各項教育活動中都要有孩子們自我表現的平臺,使他們在活動中都能找到自己心靈的歸屬,在活動中都過得很充實,使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在每次教育活動中都有所成功和進步,都有成就感。這樣,幼兒的注意力分散問題就會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減少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