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大家已形成共識,但是如何有效地評價仍然是每個教師思索、探究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我對我班小弋小朋友進行了兩年多的連續跟蹤觀察,從這個最初討厭繪畫到開個人畫展的孩子身上,我對美術教學中的評價有了一種茅塞頓開的領悟。
有時候,不評價反而是一種有效的評價
“不評價”不是無視孩子的存在、無視孩子的作品,而是一種評價的策略,用一種看似不經意的語言、神情能讓孩子忽略“老師”這個職業本身的威嚴成分,平和地接受老師的建議,從而敞開心扉愿意嘗試,逐漸建立信心,主動與老師溝通、評價自己的作品。
小弋剛上幼兒園時,非常害怕畫畫。一次畫“可愛的我”,他拿著畫筆不敢下筆,嘟囔著:“老師,我不會畫自己;老師,我不想畫;老師,我畫得不好怎么辦……”
我輕輕走過去,微笑著回應他:“你試試呢,說不定你會畫得很棒呢,大膽畫,只要是你畫的,我都喜歡……”那些看似不經意的話,讓孩子放下了擔憂,開始大膽涂鴉起來。
繪畫過程中,我始終用目光關注著他,每次目光對視,都讓小弋更放心地繼續畫下去。終于,小弋“可愛的我”作品“出爐”了,我沒有刻意地夸獎他的作品,而是用欣賞的語氣肯定地告訴他:“我非常非常喜歡這個帶著翅膀的小弋,也非常非常喜歡敢大膽畫畫的小弋。”這一次之后,小弋每次畫畫似乎大膽多了,也漸漸有點喜歡畫畫了。
到了中班,每次畫畫小弋總會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有一次,我給孩子的繪畫命題是“我喜歡的游戲”。大多數孩子都表達了要畫和好朋友一起拍皮球、玩滑滑梯等情景的想法,小弋卻問我:“老師,我可以畫‘植物大戰僵尸’游戲嗎?”我沒有絲毫猶豫地回答道:“可以,當然可以,只要你想畫,都可以!”小弋開心地歡呼:“歐耶!”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不合適的主題,從而阻止孩子的想法,但我認為畫畫本身沒有價值界限,尤其對于孩子,大人永遠不要用自己的價值判斷去左右孩子的想法,成人的指手畫腳和過多干預只會讓孩子對繪畫不知所措、望而卻步。小弋這份“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童真就這樣被呵護下來了,他的每一個作品總是帶著他的獨有想法讓人耳目一新。
大班了,小弋對繪畫更自信了。每次畫畫時總說“老師,我想畫和你不一樣的”“老師,我還可以畫……”每次我也都會很肯定地告訴他:“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就一定會畫出不一樣的畫!”沒有特意地夸獎孩子如何有創意,但老師肯定、支持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力量,激發了孩子更多的想法,迸發出了他創新的火花,也帶給了我們更多的驚喜。
提供展示的舞臺,其實就是一種直觀的評價
評價孩子的作品,不僅需要肯定的語言,更需要提供合適的平臺。這樣的平臺能讓孩子從中獲得自信、增強自信,從而產生更濃的興趣、更遠的追求。在小弋兩年多的畫畫經歷中,我們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展示舞臺。
每年,我園都會組織一次“繪畫小善秀”比賽活動,鼓勵愛畫畫的孩子大膽參加。剛報名的時候,小弋非常緊張,總是纏著老師、爸爸媽媽問:“什么是比賽?我不會畫怎么辦?”
我們告訴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大膽畫畫就是比賽,只要能大膽地畫出自己想畫的東西就贏了。就這樣,懵懵懂懂的小弋進入了“繪畫小善秀”比賽舞臺。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舞臺,讓小弋一發而不可收地愛上了畫畫。
記得那次繪畫比賽的主題是“童眼看人事相善”,小弋雖然緊張,但能聽清老師的要求,小心翼翼地開始作畫。他說:“我在幼兒園種樹,請大象伯伯澆水,我們的幼兒園就會更漂亮了。”對啊,孩子眼中的美就是這么簡單童趣!
作品評選中,老師們都很肯定小弋的作品色彩明亮,寓意非常貼切主題,因而獲得了本次繪畫比賽的“小善秀”。小弋的作品被張貼在優秀作品展覽的走廊,每次走過,小弋都倍感驕傲,從此,他更愛畫畫了。
在幼兒園里有一堵墻,一直都空白著,園長聽說我們班有個特別愛畫畫的孩子,就建議讓他開“個人畫展”。小弋就這樣接受了任務,愉快地開始了他的“個人畫展”。在這個“舞臺”上,他得心應手地施展著自己,大筆揮揮“動物世界”一氣呵成,頗有“小畫家”風范。
在成人眼里就是那么一堵墻,但對于一個6歲孩子來說具有不一樣的意義,也許以后他并不會走上藝術創作之路,但這個經歷對孩子成長產生的積極意義是不可估量的。這樣的一堵墻,讓小弋有了更遠的目標,他說:“以后我要開更大的畫展!”
創設支持性的氛圍,更是一種隱性的評價
有些因素,如支持性的環境材料、周邊同伴的學習氛圍、老師父母的支持態度等,看似跟繪畫關系不大,但實踐證明,這些因素雖然隱性,卻是孩子繪畫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老師潛移默化的熏陶下,同班級的孩子都喜歡畫畫,孩子們之間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會用繪畫的方式樂此不疲地相互交流自己近階段關注的主題信息,小弋和孩子們的繪畫能力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了快速提升。
家長的支持,一方面來自創設的環境條件,另一方面來自精神鼓勵。家長抱有正確的評價觀,這點尤為重要,但往往會被忽視,所以,老師有責任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小弋的家長在這方面就是一個表率,所以孩子也就相應獲得了更好的發展。
喜歡畫畫的小弋已不滿足于畫單幅作品,他喜歡圍繞一個話題不間斷地畫出很多的情節。畫展之后,小弋對恐龍表現出了超濃厚的興趣,他畫了一幅又一幅關于恐龍的故事。細心的父母幫他裝訂成一本自制繪本,我讓他把其中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這樣,小弋創作繪本故事的熱情更高了。爸爸媽媽把他創作的繪本發到微信圈里,老師將之做成PPT給其他小朋友欣賞。有一次,小弋的自制繪本《鱷魚的一天》還被其他班的老師選作語言活動的素材。
如何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如何評價孩子的作品,一直是老師、專家共同探討的話題,但是很多時候因為“太用力”卻適得其反,讓孩子產生畏懼心理,從而遠離了繪畫。
如果我們能用一種“不評價”的平和心態去對待孩子的繪畫行為和作品,相信每個孩子對繪畫都會愛得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