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步驟入手:
第一步:確定適宜的活動目標和內容。活動目標要符合幼兒的能力、經驗,活動內容要有一定的挑戰性和新穎性,要能激發起幼兒的興趣及求知欲。孩子們只有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才能夠保持良好的參與興趣與行為。要避免活動目標或內容過易和過難,使幼兒出現行為問題。
第二步:設計讓幼兒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幼兒有事情做就不會亂。教師要精心選擇教育活動的組織方式和教學策略,并設計活動的基本步驟。在設計上,要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讓幼兒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交往、在活動中學習。豐富多彩的物質材料、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是幼兒學習和活動的基礎。
第三步:預先準備多種解決方案。根據先前確定的目標,對設計的活動進行分析與評估,事先預測活動的難點和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重要環節一定要詳備多種解決方案。在設計上藥強調幼兒手腦并用,形成有效的師幼互動,以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活動中,適時有效地引導
首先,教師對教學思路要清楚,對整體安排要心中有數,能及時觀察幼兒的需要并做出必要的調節。如果幼兒不感興趣,教師要用游戲激發其興趣;如果多數幼兒做不到,教師要降低難度;如果全班幼兒都已經掌握了主要目標的要求,教師就要提出新的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鉆研要透,這樣可以避免引導的隨意性。不少教師由于對教材的鉆研不透徹,只注意到教材表層所敘述的時間、描述的詞句,很少考慮教材深層蘊含的內涵,把握不住內容的主線,啟發引導就很難到位。
其次,引導必須建立在幼兒的興趣與關注點上,因此教師要引導幼兒回憶、提取與本次活動相關的經驗,將學習活動一步步深入。
三、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日常教育活動常規
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建立一定的信號聯系。比如,教師的手放平就表示請大家安靜,教師雙手擺在胸前就表示請大家站到前面來。
第二,加強日常培養,形成動力定型。比如,工具放在哪里、紙盒等材料放在哪里、畫筆放在哪里都是長時間固定下來的。
第三,要強調活動常規的重要性。不同領域的課程會有不同的課堂常規,教師要在平時就讓幼兒建立不同領域活動的不同常規,以保證活動的質量。
只要讓幼兒跟著教師的主線走,讓幼兒一直保持高度的興趣,他們在活動中就會活而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