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話放在老師的教學中同樣受用。試想,一節課的開始部分就無法吸引住孩子,讓孩子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那么接下來的教學設計再精彩也是枉然。可見,對于上好一節課來說,導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我們每位老師在備課時都要精心構思出能很快激起幼兒學習興趣的導入內容,從而使他們注意力集中,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愿望從心底強烈迸出。
1.從生活經驗引發思考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數學知識的系統性很強,因此,要注意數學教學活動須建立在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之上;注意把幼兒的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經驗有效地調動起來,使新學舊知有效銜接,讓幼兒順利地打開思維之門。
比如在學習二等分時,可先讓幼兒思考,生活中你在分哪些東西時往往是等分成兩份呢?幼兒會想出多種等分成兩份的東西,有的可能是分西瓜,有的可以是分蛋糕,有的可能是分餅干……將這些東西等分成兩份時究竟藏著什么秘密呢?采用問題設疑的方法進行導入,幼兒會出現疑問,進而進行積極的思考,順利過渡到新知的學習中。
2.給予富有挑戰性的任務
幼兒具有強烈的求知欲,也非常期望自己的能力能夠得到同伴和成人的認可,利用幼兒的這種學習心理,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適當的任務,以適度的難題激發幼兒大膽實踐,努力解決問題從而盡快地進入學習活動。
例如在進行“5的分合”時,可以在活動前給幼兒提出一個挑戰性的任務:用什么辦法可以把5的的所有分法都記錄下來呢?看看誰能發現這個好辦法?這樣,幼兒帶著任務進行探究活動,會更積極認真地進行思考,努力展開探究活動。
3.巧妙運用生活情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需要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在幼兒的生活中尋找數學,創設生活情境,導入數學學習活動。如在學習數的加減時,我們可以創設一個商店的情境,吸引幼兒進入有趣的加減游戲;也可以把數學內容編成有趣的故事,通過語言的渲染,使幼兒愉快地進入情境。
如在學習5的加減時,教師以小故事導入:“小白兔從野外采來5個蘿卜,被豬小弟看到了,豬小弟想和小兔開個玩笑,就偷偷地藏起幾個蘿卜,小兔回家一看,只剩下2個蘿卜,那么小豬藏起了幾個蘿卜呢?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呢?”通過創設情境,引發幼兒展開積極的思考,能很快激發幼兒嘗試操作的學習興趣。
4.動手實踐發現問題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數學是幼兒在自己的動作中獲得的。因此,可以直接讓幼兒動手操作,讓幼兒通過在擺一擺、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等多種操作中發現問題,促進幼兒自主探究的學習愿望。
例如在教學“等分”時,可以先要求幼兒把4根小棒分成兩份,看看有幾種分法,當幼兒分出1和3,2和2,3和1時,請幼兒比較哪種分法兩邊一樣多,由此引導幼兒了解“等分”的意義。
5.積極運用游戲
教育家斯賓塞說:“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的教育帶有樂趣。”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根據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幼兒做多種新穎有趣的游戲導入學習內容。
如開展小組游藝活動的形式,采取體育游戲的形式,都可以讓幼兒很快進入學習情境。
總之,導入的方法有很多,但目標卻是一致的。通過導入環節,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啟迪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進入愉快的數學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