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幼師清零是關鍵!
時間:2018-07-06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清零本是電子學術語,是一種將數據變成原始的零狀態的指令。最近,微信、網絡中不少人在文章中提及清零這個詞,寓意人的心靈就像一個容器,時間長了里面難免會有沉渣,時時清空心靈的沉渣,不斷重新開始。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幼兒園教師這份職業---每天都充滿新的挑戰,每天都有新發現,都有沖動要再學習。
1、清零,才能學的進
幼兒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要不斷追隨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即使是類似的課程,不同孩子的關注點和興趣點也是不一樣的,“教與學”的方式也要隨之改變,越是經驗豐富的教師越是懂得其間的挑戰與樂趣。這就需要清零,只有清空,才能重新裝下新知識、新智慧。
我曾經應孩子的興趣,開展過主題活動“花鄉里的小花匠”、“植物過冬”等。實話實說,我的植物學知識很匱乏,該班家長中也沒有可利用的資源。下了班,我就騎上自行車到市政園林局,說明自己到這里的緣由,請求那里的專業技術人員幫助我了解相關的知識。開展主題活動“消防員”時,我獨自跑進公安局消防科尋求各種宣傳資料,還被人誤以為是因發生火災來報案的,結果受到了特殊接待。開展主題活動“有趣的蜜蜂”,我走進山村養蜂的大爺家,求他回答“蜜蜂怎么吃蜂蜜”等等各種孩子們提出來的問題。幼兒園里,總有年輕老師投來贊許的目光,不斷問我:“劉老師,你怎么知道那么多孩子喜歡的知識呢?”我說:“哪兒呀,都是我在開展主題活動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學來的呀。”
好多老師都說幼兒園工作不“養老”,就折騰個年輕,不像醫生、律師那樣越老越“吃香”。人過四十身體條件下降,跳也跳不動、唱也唱不了,孩子也不喜歡了,就該“退居二線”。于是,不少四十之后的幼兒園老師內心不免會有倦怠,不再想學習,還給自己找理由,“不是不想學,就是年歲不饒人”“人過三十不學藝”“四十七八,學了白搭”,自然而然就有點“吃老本、熬退休”的意思。但在2014年4期的《學前教育》雜志上,《深情緬懷梁志桑老師為幼兒教育一生的奉獻》一文中說到:梁老師重病后仍然堅持工作,直到去世前不久還親臨幼教一線指導工作;在她去世前給大家寫的信中說,到了那個世界,將一直在那里從事一生所摯愛的教育事業。
年齡不是學習的障礙,只要肯學,永遠不嫌晚,為了孩子,怎么學習都不為過!
2、清零,自然放下包袱
曾經聽到臺灣兒童文學作家嚴淑女博士說:“我寫了20萬字的博士論文,我的指導老師就是小孩,他們教會我很多很多事情。”她這種放下教師、專家的高姿態狀態,時刻保持零狀態,放下自己,走進孩子中間去向孩子求教的做法讓我由衷欽佩。
還記得那次幼兒園搞教學觀摩活動。一輪教學活動下來,呈現了“幾匹黑馬”,年輕小老師的活動從設計到組織再到師幼互動狀態,都明顯呈現了較大的優勢。當時,令我這位“老骨干教師”感到汗顏,內心不免有些壓力和危機感。
但又一想:誰說老教師組織活動就必須得比新教師好?誰說骨干教師環境創設就得比普通老師好?那都是因為自己放不下內心的一些“殘渣”。
于是,清零重新開始。接下來,我拋開自己“身為老骨干教師”“以前經常給他們指導教學活動”“經常為他們做培訓”等等的思想包袱,把自己當成一個初入職場的老師。我主動找到幾位年輕老師,一遍一遍上微格課,請她們以年輕教師獨有的的視角給我挑毛病、找問題,在與她們的研討互動中對教學中的提問、師幼互動有了新的認識。
就在前不久,參加了一次以業務管理人員為主體的研討會。大家在一起暢所欲言,說起了不少“教師問題”---“現在的老師不會觀察”“我園的老師不會與孩子互動”“現在的老師不會反思”……當即,一位專家發出了一句很給力的聲音:“先別說老師,作為業務管理者,你會觀察嗎?你能保證你組織活動就是有效互動嗎?你的反思就那么到位嗎?提高素質是我們共同的任務,而不是今天你成為管理者,就成功了,即便成為特級教師,還是要和教師一起成長的。”
現場頓時鴉雀無聲。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清零的不僅是知識,還應該包括身份、地位、名譽等外部評價。很多時候,只要我們能放下自己,勇敢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需要,從自己能做的一點一滴行動起來,那么專業成長的道路就會從容而踏實。
正如禪語中所說:“放下修行的時間,時間的長短不代表一個人的智慧;放下誦讀得滾瓜爛熟的經文,讀經的多少不代表一個人的修行境界;放下自以為是的修行經驗之談,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子的數目一樣多,誰說別人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呢?”
3、清零,不斷回到原點
曾經讀過一本書《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而出發》,因為我們走得太遠,以至于忘了為什么要出發,或者已經開始淡忘了我們最初的出發點。在教育教學中,幾乎所有的老師都覺得自己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幾乎所有的人都感覺到自己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和教育追求。實際工作中,大家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尋找怎么做等方面,而忽略了為何這樣做、這樣做好不好、適合不適合自己、適合不適合孩子、符合不符合自己的教育追求和教育理想,甚至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追求和理想到底是什么。
換句話說,就是在教育實踐中,大家都挖空心思去尋找教育教學中的方法、技巧和技術,而忽略了教育問題的本質內涵。就如同《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所說:“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
我們從事幼兒教育的,如果問自己:“幼兒教師是什么?”也許有人會說,這個問題太簡單了,都做了幾年、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幼兒教師,還需要回答么,完全是多此一舉!可是,最簡單的問題往往也是最復雜的。即便是從事教學十年、二十年的資深教師,恐怕也難以一下子說明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的專業是持續成長的,每個階段對幼兒園教師角色的認識都不一樣,是不斷深化的。
所以,我們還是需要清零,清掉自己以往的認識,不斷回到“幼兒教師是什么”這個原點去思考自己的行為,不斷審視我們最初的認識并修正、豐富。清零能讓我們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有自己的理性判斷和思考,否則只是在盲目地追趕風潮而已,越教越不知道該如何去教,更談不上有自己的主張和主見了。
總之,在這樣一個喧囂時代里,我們需要有清零的勇氣,清靜下來,簡單下來,讓自己享受一種從容而不忙碌、優雅而不慌亂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