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猶太教育家齊克羅賓把孩子的交朋友過程分為四個互相重疊的階段,針對孩子以下的幾個情感階段,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幫助孩子建立友誼,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培養孩子的交友能力。
1.自我中心階段(3-4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把在一起玩或住在附近的孩子當朋友。最好的朋友就是住在最近的孩子。這時的孩子尋找朋友就是為了有用:對方有他喜歡的玩具或者他不具備的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更善于交往,卻拙于影響他人。
2.自我滿足階段(4-6歲)
這個階段交友,互惠不是目的,他們往往不能同時交交多的朋友。
3.互惠階段(6-9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交友是互惠平等的。因此,他們評判朋友就有了一個標準:誰為誰做了什么,并希望得到回報。正是因為這種互惠的關系,這時,有友誼也只限于一對、小團體或者小派別,而且一般是同性關系。
4.親密階段(9-12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朋友的表面行為不太注意,轉而關心其內在素質和幸福與否。許多心理學家把這一階段視為所有親密接觸的形成階段,他們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在這個時候不能找到親密的朋友,那么到年少或者成人時代就永遠得不到,也不會得到真正的親密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