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師幼之間
1、溫馨環境很重要。
《綱要》中指出: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支持和引發幼兒的操作擺弄、探究、實驗、制作等活動,從而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發現主動建構有關的知識經驗。而區域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正好驗證了這一理念的科學合理性。因此,每學期開始,我們班就著手以區域環境為主,創設屬于孩子自己的特色環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本著讓每一面墻都說話的原則,在創設區域環境中我們做到了 “序、美、趣、意”。序:是指環境的布置和材料的設放要動靜有序。美:是指環境布置要美觀、和諧。趣:是指環境和材料充滿童趣,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主動去感受、探究。意:是指環境和材料應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能使幼兒在感知和動手操作等活動中受到正面的影響,促其身心健康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便于管理。
2、常規管理不忽視。
《綱要》中指出,要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這些良好、文明的行為習慣正是班級開展工作的保證。因此,常規工作不容忽視。在日常教育中,我班注重多途徑、多渠道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運用音樂來進行常規訓練,把各種音樂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比如:聽見回家的旋律,每個小朋友都要回自己的座位坐好;聽見《拍手點頭》音樂就是上課的時間到了;聽到優美舒緩的輕音樂時,不管你玩玩具有多么開心,都應該把玩具收起來……同時為了更好的促進良好班級常規的形成,我們還設立了班級“小小管理員”,就是請幾個自控能力好的幼兒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去監督小朋友的行為,這樣不僅可以不放任幼兒違規行為,又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真所謂“一舉兩得”。這樣,我們的管理越來越規范,常規也越來越好。
3、孩子差異要看到。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要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管理,選擇的教育方式、管理方式只有符合了幼兒的實際年齡特點,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們班針對個別的特殊孩子,我們都針對其特點制定了特別的教育管理方案,我想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幼兒園、在班級內快樂的成長。
4、班級活動不能少。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引導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因此,我們班每學期都開展各種特色活動,以促進孩子的各方面發展。如:班級小獎狀活動、你的物品我來換活動、半小時運動活動、睡前故事賞析活動、我的夢活動、“家園攜手,親子共讀,讓童年飄滿書香”家園繪本閱讀活動、各種分享日活動、古詩新唱教學等活動,不僅豐富了幼兒的幼兒園生活,而且還大大提高了幼兒的各方面能力,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師幼關系要和諧。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個和諧班級的先決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放下自己所謂的班級管理者的姿態,多和孩子們交流溝通,去聆聽孩子們的想法和意見,經常去換位思考問題,才能把自己和孩子的距離拉近,讓孩子對老師產生安全感、信任感,在班級生活中感受到快樂。如:多和孩子一起看看書、多和孩子在一個高度說說話、和孩子一起吃飯、和孩子一起做題……
以上就是我們班在班級管理方面的幾點小小的做法,總之,幼兒園的班級管理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工作,還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也需要更多的一線教師和管理者在新《綱要》教育理念指導下,不斷地探索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新思路,促進幼兒各方面和諧發展,讓幼兒園教育管理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