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氣溫變化大,是多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初秋時,氣溫較高,是一些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高發;到了晚秋,氣溫逐漸下降,風大干燥,這時是一些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時節。除了氣溫的變化,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極易受到流行性傳染疾病的侵襲。在換季的時候,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少生病呢?幼兒園特此送上秋季幼兒保健小貼士,爸爸媽媽們快快關注起來吧!
【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潛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癥狀,多數患兒還會有發熱現象,體溫在37.9-39.5℃,繼之出現吐瀉癥狀,大便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帶少許黏液,無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瀉一般持續3-9天,前3天癥狀最嚴重。
預防措施
1、注意飲食衛生,把好入口關,防止病從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長也要注意自身的衛生。
2、3歲以下孩子可每年服用1次輪狀病毒疫苗,3-5歲期間服用1次即可。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夏秋換季期,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腸道病毒感染,引發手足口病,常表現為口腔內頰部、舌、軟腭、硬腭、口唇內側、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陰等部位出現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
預防措施
1、預防手足口病,孩子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曬衣被,多通風。
2、減少孩子處于公共場所的時間。游樂園、室內商場、公共交通這些公共場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對較大,孩子很容易被傳染。
【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頰炎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發熱性疾病,常見于嬰幼兒,多發于夏秋季。臨床特征為驟起高熱伴有咽喉痛,頭痛,厭食,并常有頸,腹和四肢疼痛。患病幼兒常發生嘔吐和驚厥,起病2日內,口腔粘膜出現少數灰白色皰疹,周圍繞以紅暈,多見于扁桃體前部,但也可位于軟腭,扁桃體,懸雍垂,舌部等。
預防措施
1、因為這種疾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多的地方細菌病毒也多,因此要注意,特別是商場等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不要經常帶孩子去。
2、孩子的用品和玩具要注意清洗,這樣可以避免感染病菌,特別是孩子在幼兒園的用品,要注意消毒,要教育孩子不要使用別人的物品,減少感染疾病的機會。
【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氣候干燥,極易引發上火,而上火則是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的導火索,這是因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會下降,這時若受到病毒的侵襲,就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出現發熱、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癥狀。
預防措施
根據天氣變化及時為孩子增減衣服。讓孩子休息好,多喝白開水,飲食以清淡滋陰為宜。
【過敏性皮炎】
秋季時空氣中的動物皮屑、各種花粉、灰塵顆粒大大增加,孩子很容易患上過敏性皮炎。如果孩子皮膚脫皮癥狀非常明顯,瘙癢難以有效抑制,家長應盡早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治療。
預防措施
1、保證室內環境的衛生清潔,清理衛生死角,尤其是高溫潮濕的地方,防止塵螨和霉菌入侵。
2、飼養有毛動物的家庭,應及時清理動物的毛發和排泄物,減少孩子患過敏性皮炎的幾率。
3、注意孩子的飲食,盡量少食用容易誘發過敏癥狀的食物。均衡營養,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良好作息不生病
“換季就生病”像個魔咒一樣,在夏末秋初之時常常出來“騷擾”孩子,那么如何增強孩子的抵抗力,減少生病的概率呢?除了做好預防工作外,家長們不妨幫助孩子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強健的體魄來抵御疾病的侵擾。
健康飲食
五谷雜糧、蔬菜水果、魚蛋肉奶能夠為身體提供必需的營養,只有合理搭配飲食,不挑食偏食,營養均衡,才能為身體打下好底子。雖然已經是立秋,但“秋老虎””還是會讓孩子大汗淋漓,這個時候,許多孩子喜歡端起一杯冰水就往肚里灌,由此引發的受涼、腹瀉、感冒不在少數。對此,家長不能掉以輕心,不論是在家還是外出,都應為孩子常備溫開水。
注意衛生
孩子喜歡用手探索這個美妙的世界,這個過程中小手會沾染各種細菌病毒,必須注意及時清洗,否則容易引起疾病。家長要引導孩子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這不僅有益于身體健康,而且對孩子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充足睡眠
常言道“春困秋乏”,秋天里人們常常容易感到疲乏,這時候保證充足的睡眠對健康十分重要。在周末居家的生活中,孩子的作息應與幼兒園時差不多,做到早睡早起,中午進行適當的午睡來緩解困乏,晚上睡前可留一點親子共讀的時間,幫助孩子緩緩進入夢鄉。
體育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想要少生病,運動是絕對少不了的。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對孩子的心情也會有積極的影響。《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對學齡前兒童的運動時間給出了具體推薦:“全天內各種類型的身體活動時間應累計達到180分鐘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不少于60分鐘;同時每天應進行至少120分鐘的戶外活動,若遇霧霾、高溫、高寒等天氣可酌情減少但不應減少運動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