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媽媽的吐槽:
“我家孩子陽陽今年5歲,平時在家里膽子很大,大呼小叫,家里人都拿他沒辦法。可一出去和朋友玩,有的孩子霸道強勢一點,他就被嚇得畏畏縮縮不敢說話。
家長在的時候,陽陽還稍微膽子大一點。在人多的時候就不敢表達自己,自尊心特別強,老師也說他臉皮特薄,沒有自信。可為什么他在家里的時候和父母犟嘴,出去就什么都不敢了?”
像這位媽媽吐槽的場景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孩子在外面很乖、很聽話,簡直就像一個“小天使”,結果在家里卻像個小霸王似的,誰都不怕,對長輩也是呼來喝去的。
家中小老虎,家外小綿羊,這種行為就是我們說的典型的“窩里橫”。很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為什么會長成這樣子呢?
兩個字:慣得!
1.無原則的溺愛
在家里,所有人都對他百依百順,無條件滿足他,沒有人舍得去兇一下去管一下,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對家里人都是呼來喝去的,養成了一種習慣。在外面,沒有人去遷就順從他,在家里呼來喝去的那一套在外面不管用,換句話說,他不知道該用什么方式來跟別人打交道,就會感到膽怯害怕,時間久了,就形成了這樣的“兩面派”性格。
2.無原則地妥協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這種事情在無數家庭每天都上演:吃飯前不許吃糖,但孩子哭鬧著說一定要吃,家長就心軟了:“給你吃,等下如果不吃飯看我不揍你!”孩子如愿以償,即使等下不好好吃飯,也能如法炮制逃過責罵。時間久了,孩子就有了經驗:多哭、多鬧,家長就會滿足自己的需要。
但是出門面對陌生的環境時,沒有人會遷就另一個人,于是這些招數、想法統統失效。所以,有的孩子在外面壓抑自己的需求,一回到家又開始對家人頤指氣使。
3.孩子社交能力差
孩子的社交能力對孩子的性格養成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如果孩子的社交能力比較差,比較害怕社交,在外人面前就會顯得比較“慫”。另外,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一起玩,表現出膽怯,很多時候還因為在家里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沒能學會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于是,在遇到陌生人,很容易出現害怕、退縮和焦慮的情緒。
如何改變孩子的這種習慣?
1.在家也要培養平等的社交模式
與家庭成員的相處模式,是孩子社交最初的參考模式。
有些窩里橫,外邊慫的孩子,大多是因為在家形成了不正確的社交模式,認為在社交中不是弱就是強。
因為家人在自己的硬手段(哭鬧吼)下妥協,自己便是強的一方,家人是弱的一方,弱的一方需要無條件地妥協強的一方。
長此以往,孩子的認知模式就是:不是你硬我軟,就是我軟你硬。
而在外面,當對方強,自己哭鬧的那一套不好使時,他們就會自動切換成自己已經認知的思維模式(非強則弱),進而妥協,顯得慫——明明被搶了玩具,也不敢要回。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人不需要一直“讓”著孩子,應當適當的拒絕孩子。
只有當我們給予孩子有原則的愛,孩子的言行才會有分寸。
有時候過度的滿足,讓孩子形成依賴,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反而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2.教會孩子一些社交技巧理論歸理論
對于社交經驗不怎么豐富的娃娃們來說,雖然他們也渴望友好玩耍,奈何不得要領,總是用錯誤的方式表達,也會讓社交變得有阻力,所以,教給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也是有必要的。
比如主動打招呼,如何分享玩具,當對方出現自己不喜歡的行為時又該如何表達等。當孩子掌握了社交技巧,知道一些社交中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也就有了交往的底氣。
點擊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