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朋友:
寶貝即將入園,您是不是有以下疑惑和擔心呢?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生活怎么辦?孩子靦腆,不能與同伴很好相處怎么辦?孩子遇到困難,不懂得向別人求助怎么辦?
寶貝們從各自家庭中走出來,離開爸爸媽媽,走向他們人生的第一個集體環境,翻開獨立生活的新篇章。這時候每個孩子都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作為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并且掌握相應的措施,才能真正讓孩子獲得適應新生活的能力。
一、什么是入園分離焦慮?
所謂入園分離焦慮,就是指幼兒進入幼兒園和撫養者之間分離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焦慮、不安的情緒和行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面臨一次入園分離焦慮。
我們應該正視焦慮在兒童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以及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加以正面的引導、控制,為孩子未來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二、孩子產生入園分離焦慮的原因
1.陌生環境帶來的焦慮
孩子入園前,始終沒有長時間離開過家人,當初次進入幼兒園邁進教室的那一刻,環境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陌生和新鮮的。
無論是玩具的擺放,還是衛生間設施都和家里不一樣,讓孩子感到好奇的同時也會引起恐慌和不安,甚至引起心理上的壓力。
2.生活變化帶來的焦慮
在入園之初,孩子會對幼兒園固定化的生活節奏不習慣,這是因為他們已經熟悉了家里的生活作息或是隨心所欲。
有的孩子在家挑食、偏食,到幼兒園后也是如此;有的孩子精力旺盛,沒有睡午覺的習慣等等.…這些變化和規則的約束,都會讓孩子在初期拒絕上幼兒園。
3.自理能力弱帶來的焦慮
入園前,生活中全方位地包辦,造成大部分孩子的生活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
而幼兒園每班的幾位老師,要照顧一個班所有的小朋友,無法對每個孩子做到方方面面的“照顧”。
比如老師會培養孩子逐步學會獨立吃飯、如廁等,相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就會產生焦慮情緒。
?、賴乐乜摁[型
天天來園時大哭大鬧,使勁抱著媽媽不松手,進教室后就往地上躺,對來幫助他的老師又踢又踹。這類孩子在入園初期最常見,一般哭鬧持續時間較長,最長的大約需要三周時間才能逐漸適應。
家長對策:
消除消極心態,堅持送孩子入園,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與孩子交流時要注意語言導向。不要問一些帶有消極暗示的問題,如“有小朋友打你嗎?”“你今天哭了嗎?”“幼兒園的飯吃得下嗎?”.這會強化孩子的分離焦慮心理。應注意從正面引導幼兒,如“今天你得了一個小五星,真棒!”“你今天和東東一起玩滑梯,很開心啊,明天還可以玩啊!”...以幫助孩子和老師、小朋友建立起感情。
②跟隨哭鬧型
有些孩子入園時并不哭鬧。一來到教室門口,聽到其他小朋友在哭,馬上就跟著哭起來。一般說來,這類孩子在家比較聽話,所以即使不是很愿意來幼兒園,還是乖乖地來了。但一聽到別的幼兒哭,就馬上引起了共鳴,跟著哭起來。這類孩子一般適應比較快,只要旁邊沒有哭鬧的幼兒,并有新奇的玩具,就能轉移注意力。
家長對策:
與老師溝通,請老師扮演媽媽,讓孩子感覺一切如常,就像媽媽在身邊一樣,消除孩子的焦慮。每天離園時有意引導孩子和性格比較開朗活潑的幼兒在一起玩,用同伴積極的因素去感染、帶動他們。
?、鄄粩鄧Z叨型
有些孩子來園時不哭也不鬧,安靜地坐在小椅子上,但是也不選擇玩具,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每隔一兩分鐘就自言自語地嘮叨:“媽媽什么時候來接我?”有時還拉著旁邊的小朋友說:“別哭了,一會兒媽媽就來了。”一天下來,總是無數次重復這幾句話。這類幼兒一般比較內向,很聽話,但對幼兒園也沒有產生親近感,所以總盼著早點回家。只要家園配合得當,一周時間就能夠適應幼兒園。
家長對策:
入園初期,家長盡量每天準時接送幼兒,使孩子接受并習慣幼兒園的生活作息規律,同時也對家長產生信賴。接到幼兒后與他多玩一會兒,使他感受到家長對他依然很關愛。鼓勵和表揚孩子的積極變化,使他感到在幼兒園能獲得一種在家里所不能獲得的自信和快樂。
?、芎蟀l作型
一開始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可隨著新鮮感的消失,開始找各種理由哭鬧,別的小朋友哭鬧減少了,他反倒開始焦慮了。這類孩子一般兩三天就能適應幼兒園,所以一開始最容易被老師和家長忽略,家長甚至會驕傲地覺得孩子適應能力非常強,從而忽略了與他情感上的溝通,從而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失落,出現焦慮和哭鬧。
家長對策:
一開始就對孩子初期的良好表現及時予以鼓勵。和老師溝通,讓孩子當小朋友的小榜樣,從正面進一步強化他較快的適應能力。即使孩子表現得很開心,也要給予比平時更多的關
心和陪伴。
?、萆眢w不適型
有些孩子入園后常常不是頭痛就是肚子痛,還每天尿褲子,但一回家癥狀馬上就消失了。這類孩子在入園前往往已形成一些自己的生活習慣,一旦行為舉止受到約束,就會感到緊張和不自在,心理上的焦慮會在一定程度引起生理上的反應。而回到家,心理上的焦慮一消失,生理上的不適反應也就馬上停止。
家長對策:
不要著急或責怪孩子,首先要確定究竟是生理原因還是心理原因引起的,其次再想相應的辦法。和老師勤溝通,給孩子足夠的安撫,讓他能夠接受幼兒園的一些規定。不能讓孩子產生“只要我說不舒服就可以回家”的想法。
⑥矛盾型
露露來園時很高興,可等奶奶走了之后卻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一天,露露病了不能來幼兒園,卻在家里大哭大鬧非要來幼兒園。這類孩子的表現很奇怪,正反映了他們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對幼兒園新鮮的環境感興趣,一方面又不能忍受離開家。這種矛盾的心理會使他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顯得反復無常。這類幼兒克服焦慮的時間比較長,一般要持續三周或更長的時間。
家長對策:
事先做好穩定孩子情緒的工作,用感興趣的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以淡化分離焦慮。每天主動與孩子聊天,對幼兒園的生活表示出極大的興趣,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關注和欣賞。孩子發脾氣時不要責備孩子,要讓他有適度發泄的機會。
⑧“絕食”型
秋秋外表很柔弱,也不喜歡說話,每天來園就坐在一旁掉眼淚,誰也不理,到了吃飯時也不吃。就這樣幾乎“絕食”了近一個月。這類孩子看上去很有個性,在家常常會采取一些“過激”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幼兒園就會“故伎重演”,用“絕食”進行“抗議”,希望能早點離開幼兒園回家。這類幼兒是“分離焦慮”中最讓家長擔憂的一種,適應起來很困難,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家長對策:
循序漸進,可以和老師協商是否可以先把孩子接回家吃飯,然后再送回來。請老師有意安排他與性格開朗活潑的幼兒在一起玩,用積極的因素去感染帶動他。堅持天天送幼兒園不動搖。不能因為孩子采取了“過激”行為,父母就“心軟”放棄,斷斷續續時而送時而不送,只會延長孩子適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