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疫苗接種的常識篇 時間:2009-02-18 17:00來源: 作者: 點擊:
次
秋冬季節,是寶寶患病的高發季節,給寶寶注射疫苗增強抵抗力成為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寶寶接種疫苗,俗稱打防疫針,是保護寶寶少受或不受某些傳染病侵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國家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預防接種證是兒童預防接種的記錄憑證,每個兒童都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證并接受預防接種。兒童家長或者監護人應當及時向醫療保健機構申請辦理預防接種證,托幼機構、學校在辦理入托、入學手續時應當查驗預防接種證,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應當及時安排補種。兒童家長或監護人要妥善保管好接種證并按規定的免疫程序、時間到指定的接種點接受疫苗接種。如兒童未完成規定的預防接種,因故遷移、外出、寄居外地,可憑接種證在遷移后的新居或寄居所在地預防接種門診(點)繼續完成規定的疫苗接種。當兒童的基礎免疫與加強免疫全部完成后,家長應妥善保管好接種證,它是兒童身體健康的身份證,以備孩子入托、入學、入伍或將來出入境的查驗。” 當前,我國規定兒童在1周歲以內要完成1次卡介苗、3次小兒麻痹糖丸疫苗、3次百白破混合制劑,1次麻疹疫苗的接種和三次乙肝疫苗接種,稱為基礎免疫。從1992年1月1日起,國家已將乙型肝炎疫苗列入計劃免疫規劃。 以下是規定強制免疫的疫苗(即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疫苗): 出生時(24小時內):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齡: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一次)。 3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齡:百白破(第三次)。 6月齡: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腦疫苗(第一次)。 8月齡: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腦疫苗(滅活苗第一、二次)、(減毒活苗第一次)。 9月齡:A群流腦疫苗(第二次)。 1.5歲~2歲: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也可用麻風腮疫苗、乙腦疫苗(滅活苗第三次)、(減毒活苗第二次)。 3歲:A群流腦疫苗(第三次),也可用A+C流腦加強。 4歲:脊髓灰質炎疫苗(第四次)。 6歲:乙腦疫苗(滅活苗第四次)、(減毒活苗第三次)、A群流腦疫苗(第四次),也可用A+C流腦疫苗加強、精白破(第一次)、麻疹疫苗(第三次)可用麻風腮疫苗加強。 推薦疫苗(即二類疫苗)程序: 2月齡始:同脊髓灰質炎疫苗程序,可以在2、3、4個月分別接種3劑HIB嗜血桿菌疫苗,滿周歲后加強一劑。 6月齡: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一周歲:接種水痘疫苗、甲肝疫苗。 1.5歲~2歲:接種麻風腮疫苗(可代替麻疹第2、3針)。 2周歲:接種肺炎疫苗。 每年的9~1月份:流感疫苗的接種。 每種疫苗的接種時間不能任意提前或推遲,接種次數不能增加或減少,間隔時間要準確。每種疫苗適時的復種,是因為接種或口服一次疫苗,只能使孩子在一定時間內產生免疫力,不會被某種疾病侵襲,但不能終生免疫。以上基礎和加強免疫疫苗是必須接種的,即強制免疫疫苗,也稱一類疫苗,國家免費為兒童接種;還有一些疫苗不屬于強制免疫范圍,如上列的二類疫苗,都要收費,可自愿選擇接種。 預防接種后常見的不良反應: 預防接種后引起過敏性哮喘、暈厥、休克等嚴重反應的很偶見,一般只出現局部和全身的反應。 1.局部反應:一般在接種后24小時左右出現。主要表現為在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熱、痛的現象。按紅暈或浸潤大小分為弱反應(直徑為2.5厘米以下),中反應(直徑2.6~5厘米)和強反應(直徑5厘米以上者或直徑5厘米以下但伴有淋巴結炎者)。比如,百白破三聯針接種后,大約有5%~10%的小兒在注射局部有明顯的紅腫、硬塊或疼痛。 2.全身反應: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同時可出現頭痛、寒顫、惡心、嘔吐、腹瀉、乏力和周身不適等現象。比如,百白破三聯針注射后,有2%~6%的小兒發熱,體溫達39℃或更高;接種麻疹疫苗后,也有5%~15%的小兒在接種第6天開始持續5天高熱(39.4℃以上),約有3%的小兒發生一過性皮疹,應與其他出疹性疾病相鑒別。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
|
加盟紅纓 | 紅纓產品 | 金牌園長 | 楊瑛博客 | 新聞中心 | 園長資源 | 教師資源 |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東路1號環洋大廈2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58851550 傳真:010-58851526 Email:web#hoing.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