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是寶寶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他有那么多需要適應的問題:沒有爸爸媽媽,沒有親人,只有陌生的老師和同齡的小朋友;沒人整天圍著自己轉,相反,吃點心、玩玩具都得等待和排隊……
小小孩兒天天要應對陌生情境對自己的挑戰和沖擊,真的讓人心疼和擔憂啊。
可是,這個適應期是孩子成長所必需的,爸爸媽媽絕不能因為心疼和擔憂而讓孩子當了逃兵。讓我們跟隨老師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在哭潮之后怎么適應接下來的幼兒園生活——
吃飯:需要講規矩
寶寶在家里吃飯就像打一場“持久戰”,一個追著喂一個逃著吃,一頓飯下來,雙方都筋疲力盡。不過老師總能讓寶寶乖乖吃飯。
李主任(白云區方圓第一幼兒園小班班主任):每個幼兒園都是定時定點開飯。寶寶的吃飯時間通常控制在45分鐘以內,大部分小朋友都可以自己吃完飯,通常吃得比較慢的小朋友都是有阿姨和老師喂飯的,這時其他的寶寶可以自由活動一會兒;吃飯不能喋喋不休地說話,否則很容易把唾液濺到其他小朋友的碗里,不衛生,也不能看電視,玩玩具。寶寶要做到的就是安靜吃飯,細嚼慢咽。幼兒園每半個小時就會讓孩子喝大半杯水,天氣熱的時候還會煮冬瓜水給寶寶降暑。
給家長的建議:在家里,盡量做到吃飯時間和幼兒園一致,做到一到吃飯時間,全家一同坐在餐桌上用餐,寶寶的餐椅最好調到與全家人餐桌一樣的高度,這樣會給寶寶一種參與感;吃飯決不能看電視或玩玩具,如果寶寶十分有興趣,可以和寶寶商量吃完飯再玩。幼兒園兩餐飯之間有水果或點心,這些都是在相對固定的時間里吃的,在家里的時候,不要因為一頓吃得不好,就沒完沒了地往寶寶嘴里塞點心,點心和正餐之間如果沒有達到兩個小時或以上,胃里的食物得不到足夠的消化就會影響正餐的質量。
洗漱:養成好習慣
好的衛生習慣,不但可以讓寶寶神清氣爽,還能減少生病的幾率。在保持好的衛生習慣的過程中,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也相應提高。
李主任(白云區方圓第一幼兒園小班班主任):幼兒園里寶寶很多,不注意衛生,會很容易交叉感染,所以我們在幼兒園會教育寶寶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換衣。幼兒園給寶寶提供的水杯和毛巾都是一樣的,很容易混,會給每個寶寶的水杯和毛巾上貼上小標簽,每天水杯和毛巾都會消毒兩次。幼兒園是養成好習慣的地方,因為寶寶每天的生活非常規律。比如,專門替寶寶設計的洗手池便于寶寶飯前便后洗手,玩過玩具后洗手,吃過飯和牛奶后喝水漱口等等。
給家長的建議:保持皮膚清潔,這應該成為雷打不動的規則。早起和睡前洗臉,小手臟了要馬上洗,勤洗澡(夏天至少每天一次,春秋2~3天一次,冬天至少每周一次);吃飯和喝奶后,要喝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要給寶寶一套專門的刷牙工具,可以按幼兒園的習慣,可以把爸爸媽媽和寶寶的牙刷、水杯等都貼上標簽,寶寶的用具只有寶寶可以用,別人不能用,這樣才衛生。還要注意的是家里各種器具,特別是寶寶的要經常煮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