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新手上路指南 9月工作重點
立足農村實際開展本土早教
時間:2015-06-09 10:09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督培部   點擊:

                         
 

目前,農村社區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已廣泛開展起來。大部分幼兒園紛紛敞開大門,每隔一或兩周面向社區義務組織一次嬰幼兒早期教育活動。許多鄉鎮開辦了家長學校和早期教育家庭輔導站。家長們也開始關注孩子的早期教育問題。這些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廣的。但在農村社區開展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還存在諸多共性問題。為準確把握早教指導中的問題和困難,分別設計了社區早期教育家長和教師調查問卷,進行了現場調研和問卷調查,以期查找出共性問題,尋求適宜的解決辦法,及時調整下一階段的指導行為。

一、共性問題

1.家長對自己的教育責任不了解、不清楚。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學不了啥東西;有的則放任孩子自然發展;還有的知道越早教育孩子越好,但認為教育孩子是幼兒園和老師的事,家長只要看好孩子就行了;或者老師讓干啥就干啥、要怎么教就怎么教。大部分家長沒意識到自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不了解自己也具有教育孩子的責任。

2.早教指導教師對指導對象和指導任務不甚明確。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部分指導教師不明白早期教育服務和指導的對象應該是家長,指導的任務應該是通過指導幫助家長改變觀念和提高科學養育能力,來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她們往往仍習慣于以幼兒園教師的角色來組織活動,習慣于直接對嬰幼兒進行面對面的指導,而此時家長往往處于被動旁觀狀態。同時,嬰幼兒年齡太小,有意注意的時間非常短,接受能力較低,而且每隔一或兩周才來參加一次活動,間隔時間又長。教師面對十幾個聽不懂話的嬰幼兒,往往急得手忙腳亂卻事倍功半,既不能滿足孩子的發展需求,又忽略了家長這一重要的教育資源。

3.選擇活動內容的范圍太窄。

教師選擇的活動內容多為各領域的小游戲或小教育活動,側重于體育、美工、音樂和認知,活動形式類似幼兒園的集體教育活動。嬰幼兒早期教育成了幼兒園教育的預備期和準備階段。比如,教師往往涉及到剪紙、繪畫、認識人體五官、認顏色、認識動植物、唱歌、說兒歌等小托班甚至中大班的教學內容,而宣傳嬰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特點、習慣養成和家庭教育方法等專門為家長組織的活動卻很少涉及。

4.不了解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沒有合理利用嬰幼兒身心發展指標。

搞好嬰幼兒早期教育活動必須明確孩子的各項發展指標,如何用好教委下發的《3歲前嬰幼兒身心發展監測指標》(以下簡稱為《指標》),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教師的做法往往是直接發放給全體家長,不分年齡和對象,這種做法并不可取。—是因為《指標》內容太多,時間跨度太長,家長不易理解和記憶;二是因為每個孩子所處年齡階段不同,早于或晚于該年齡段的內容,家長不明白如何利用,拿到手也沒有直接意義;三是因為家長忙于生產,時間緊張,很難主動抽時間查看對照;四是因為免費發放成本太高,很難做到長期堅持。

5.教師的教育指導過程不規范、隨意性強。

我們發現各鄉鎮的早教活動形式多樣,有家教講座、親子游戲、教育活動等,但形式靈活不等于隨意活動,必須讓家長明確教育指導責任、活動目的和教育方法。每次,教師在每項活動前都應向家長講明活動目的,才能引起他們的重視,不僅要告訴他們怎么去做,還要使他們明確為什么要做。

6.比較缺乏個別指導,個別指導缺乏目的性和針對性、計劃性和連續性。

入戶指導時,教師能比較有針對性地指導個別兒童,但參加集體活動的嬰幼兒卻享受不到有針對性的指導。比如,8個月大孩子的家長不讓孩子學坐,1周歲多的孩子快會走了卻還沒學會爬,2周歲多的孩子還不太說話等等。教師忙于完成集體教學活動,對這些明顯的個體問題容易忽略不見。

7.尚未形成良好的家庭早期教育環境。

盡管有些家長已經意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也能積極主動地參加社區早期教育活動,但農村絕大部分嬰幼兒家庭都沒有形成良好的早教環境。家長沒有良好的文明行為,不知道自身行為對孩子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衛生環境不好,家長和孩子都沒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家長不能為孩子提供相對獨立的學習和生活空間。

二、建議及策略

1.廣泛開展早期教育知識的宣傳與普及,使家長明確自己的教育責任。

怎么宣傳呢?要面向農村、面向嬰幼兒家長,采取媒體宣傳、櫥窗廣告、資料印發、調查問卷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宣傳發動工作往往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調研中,很多老師深有體會,初次到社區開展早期教育時,很多家長不理解甚至不敢接觸,以為老師們是計劃生育小分隊的或者肯定是要收費的。其實,我們在接觸家長時,可以借助村委會的宣傳功能,也可以借助當地的人力資源進行宣傳,比如本村教師或當地有威望的個人。然后,在第一次集體活動的時候,就向家長講明早教活動的目的和家長的教育責任、義務。

2.轉變教師觀念,明確直接指導對象。

我們的最終目的當然是促進孩子的良好發展。但孩子年齡小,不可能通過我們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的活動和指導就獲得良好發展。在明確了家長的教育責任后,這個問題相應解決。我們要明確早期教育的直接指導對象應該是嬰幼兒家長,而孩子則是我們間接指導的對象。我們早期教育活動的目的是使家長意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通過家長指導自己的孩子獲得應有的發展。我們期待的狀態是家長由被動旁觀者轉變成積極參與者、指導者,而教師是示范者、建議者和點撥者。

3.認真學習對照嬰幼兒發展指標,準確掌握嬰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規律。

教師不能準確掌握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不能很好地參考和運用教委下發的《指標》,又怎么能指導家長呢?原先,《指標》由教師直接復印后發放,或者教師替家長抄寫后分發;現在,我們建議改由家長自己定期抄寫。孩子越小,家長抄寫間隔的時間越短——1歲以內嬰幼兒的家長每月抄寫—次,2歲嬰幼兒的家長每季度抄寫一次,3歲嬰幼兒的家長半年抄寫一次。同時,要求家長將抄寫的各領域發展指標張貼在家里最醒目的、抬頭可見的位置,“強迫”家長學習對照。這樣,不僅強化了家長對《指標》的學習、掌握和運用,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還降低了成本。此外,這種抄抄寫寫的活動既可以鞏固農村家長對漢字的掌握和運用,提升他們自身的文化素養,也可以通過“一家抄一家”的傳幫帶做法,改善鄰里關系。

4.教師示范活動為家長做樣板。

教師們除了引導家長認識《指標》的重要性,理解其基本框架和內容,在日常活動中也應以《指標》為指南,設計活動內容,并為家長示范,使家長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養育和教育子女。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應注意引導家長掌握與孩子交流的方法,同時注重吸納、學習家長的教育建議。

每次活動前,教師先對上次活動布置的家庭指導任務進行“檢驗”,再用簡要通俗的語言交代本次活動的名稱、目標、規則和指導重點,讓家長心中有數,這樣既有利于家長掌握指導要點,主動配合教師,又有利于家長回去后在生活中實施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重點向家長介紹方法,觀察家長的掌握情況和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有效的集體或個別指導。活動后,教師應簡要評價活動效果,布置本周的家庭指導任務,提示重點和難點,并積極聽取家長建議,了解家長的困惑和問題,及時調整下次活動的內容和家庭教育重點。

5.對家長明確參與活動的要求。

家長參加活動時,除了認真觀察學習教師的指導方法,還應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利用玩具材料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孩子的興趣;

第二,提醒孩子遵守活動規則,不干擾他人游戲;

第三,孩子發生爭吵、搶玩具、可能有危險時,及時干預,保證孩子安全;

第四,指導孩子有條理地收拾、擺放玩具材料。回家后,家長應在規定時間內(一周或兩周)參照《指標》,模仿教師的示范性活動,舉一反三實施家庭教育,當好子女的家庭教師。

6.著眼需求,選擇,設計、挖掘和拓展活動內容。

立足嬰幼兒的發展需求,選擇設計活動內容。依據嬰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我們應選擇的活動內容的重點,包括培養嬰幼兒的生活衛生習慣、口語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動作協調能力、自理操作能力和初步認知能力等。而活動形式應該也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組織親子游戲、小的集體活動,也可以針對家長困惑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或專題講座等。同時,早教活動力求做到興趣化、游戲化、生活化和系列化。另外,應該引導家長選擇合適的家庭活動。

著眼家長的困惑和問題,挖掘拓展活動內容。我們可以采取集體、小組、個別相結合的形式,與家長交流座談,關注家長的困惑和問題,了解近期孩子的發展情況和家長遇到的困難,及時挖掘活動內容,并納入教學計劃。調研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家長已經認識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如何實施上存在很多困惑和問題。圍繞家長共同關注的“怎樣讓孩子大膽講話”、“孩子應該學什么”、“孩子喜歡玩什么”、“哪些食品有營養”、“為什么孩子喜歡吃手指”等問題,我們可以組織家教研討會、家長經驗交流會,并在家教專欄上選登有價值的家長經驗和做法。

注意觀察、把握活動過程中的細節。家長帶領孩子一起參加活動,會遇到許多生活細節問題。教師在活動中善于觀察,于細節處著眼,既可以生成活動內容,又可以規范家長及嬰幼兒的行為,培養其良好行為習慣。如參加地毯上的親子活動時,一些家長不脫鞋或脫下鞋亂丟亂放,指導教師發現后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使家長意識到整齊擺放鞋子不僅是自身素質的體現,還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再如,孩子隨地大小便、吃劣質零食、玩完玩具不收拾、肆意采摘花草、上課大聲說笑等,都可以拓展為針對性較強的早期教育內容。

7.完善檔案資料,積累共享經驗成果。

各鄉鎮的早教中心、活動站和入戶指導要建立不同年齡段的花名冊、出勤記錄以及指導教師的活動記錄和入戶指導記錄,還應該為每名嬰幼兒建立成長檔案。基本內容可以設計為:嬰幼兒及家庭基本情況、指導教師、嬰幼兒各年齡階段成長變化記錄、家長信息反饋、嬰幼兒的照片和代表性作品等相關資料,這樣便于家長和指導教師及時準確地進行交流。

為了積累和共享經驗成果,建議圖文并茂記錄,并分別按不同內容和年齡階段歸納整理具有示范性的活動案例。教師可將活動過程的片斷拍攝下來,并用文字注明活動名稱、目標、玩具材料、玩法規則、指導重點、效果分析和家長指導建議等內容,按年齡階段分別歸檔,以便其他教師參考查閱。此外,適合農村實際的嬰幼兒衛生保健、膳食營養、嬰幼兒疾病防治知識和經驗,以及教師、家長的實用經驗,都可分門別類匯集整理。這樣不僅使教師避免重復收集資料,節約時間,又能提高優秀資料的利用率,實現經驗共享,同時可以在此搜集過程中逐步開發適合本土的嬰幼兒早期教育課程。


 

 


培訓通知

全年在京培訓計劃

千園夢想計劃

家長導師計劃

總部集訓